(资料图片)
6月以来,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明显上升,目前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。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,未来三个月赤道中东太平洋将维持厄尔尼诺状态,海温指数持续上升,将在今年秋季形成一次中等以上强度的东部型厄尔尼诺事件。高温通常与厄尔尼诺“如影随形”,进入厄尔尼诺状态,我省今年夏天会很热吗?江苏省气候中心专家表示,今年夏季江苏的高温热浪程度弱于2022年。
进入6月份以后,我国北方多地出现了40℃以上的高温,如此反常的天气,却和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的温度有所关联,这正是著名的“厄尔尼诺事件”。“‘厄尔尼诺’是西班牙语的译音。它不是天气现象,而是一种气候现象,一般会持续9—12个月。”江苏省气候中心副主任项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一般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出现持续、大范围异常偏暖达到或超过0.5℃且持续至少5个月的现象,就可以判定为一次厄尔尼诺事件。近期,厄尔尼诺现象已经出现,秋季将形成一次中度厄尔尼诺现象或强厄尔尼诺现象。中等以上强度的厄尔尼诺势必会使高温、干旱、暴雨、强对流天气等极端天气频次更多、范围更广、强度也更强。此轮厄尔尼诺的出现,将继续导致区域或全球的气候异常。
在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下,今年江苏夏季的气温会不会是“最热的一年”?“今年从我国和全球气候来看都是非常异常的,由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出现,今年全球肯定要比2022年热。”项瑛分析称,本世纪以来,夏季发生厄尔尼诺的年份有2002、2004、2006和2009年,其中2006年夏季长江中下游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明显偏高,四川东部和重庆发生严重高温干旱;而同样为厄尔尼诺年夏季,2004年我国气温大范围偏低,和2006年刚好相反。
正如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塔拉斯在今年5月发布的一份通报里所强调的:“没有两次厄尔尼诺事件是相同的”,其影响部分取决于一年中的不同时间针对江苏而言。随着副热带季风区对厄尔尼诺的响应,梅雨开始就来得比较猛,降水的强度也比较大,所以说可以认为目前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梅雨期间降水强度,某种程度上就是对厄尔尼诺的一种间接响应。因此今年夏季高温热浪的程度反而弱于2022年。
“过去三年,尤其是2021、2022年,我国降水相对而言出现了‘南旱北涝’的情况,此次厄尔尼诺事件的出现标志着我国降水传统意义上‘南旱北涝’的回归,所以特别要密切关注‘厄尔尼诺’的动态和强度的变化对长江流域的降水产生的影响。目前来看,7月份江苏气温较常年偏高0~1℃,目前我省正处于梅雨期,前期(17-19日)沿江和苏南地区出现暴雨到大暴雨,降水强度大,需考虑防范降雨叠加影响及梅雨期间阶段性高温天气。”
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“厄尔尼诺”事件会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,其发展有2-7年的周期性。我国是处在厄尔尼诺的上游,主要影响我国的气候是东亚季风系统,而东亚季风系统里最主要的一个成员就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。某种程度上,厄尔尼诺会影响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的变动,它会直接关联到长江流域的降水,针对江苏省的降水的分布和强度会有关系,尤其根据监测为东部型厄尔尼诺事件,对我省沿江苏南降水更为有利。
项瑛表示,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,叠加中度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事件势必使得的高温、干旱、暴雨、强对流天气等极端天气频次更多,强度增强,因此必须做好厄尔尼诺事件的积极应对和风险防范。“由于江苏属亚热带季风气候,降水年际变率大,同时影响江苏气候异常尤其是高温、洪涝和干旱等极端事件的因子复杂,厄尔尼诺只是其中一个重要因子,会诱发出一系列气候异常,在不同季节、不同地域表现的特征都有所不同,但其肯定会对极端天气和气象灾害的频繁出现产生推动作用,必须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应对措施。”
她提醒,此次厄尔尼诺对我国气候和夏季降水有显著影响。一方面,厄尔尼诺的发展将会促使夏季出现“南涝北旱”的形势,另一方面,厄尔尼诺会导致北方出现冬季偏暖,甚至大概率出现暖冬的情况。对农业生产而言,水稻、小麦、玉米等农作物产量都将受气象条件影响产生不同程度波动,导致粮食产量也会产生波动,且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增多趋强,农业生产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,切实减轻灾害影响,确保农业生产安全。
新华日报·交汇点记者 张宣 实习生 陈兴民
标签: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南非经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13 联系邮箱:58 55 97 3@qq.com